知海資訊
zhihai news
中海油制定了《關于中國海油強化國內勘探開發未來“七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公司勘探工作量和探明儲量要翻一番。持續發力增儲上產或將為國內油氣行業帶來新一波的發展機遇。
在過去的2018年的,“復蘇”可謂油氣行業的關鍵詞之一,無論是在國際上還是國內,油氣勘探開發投入增長,油氣公司利潤上漲……各種復蘇跡象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新的一年才剛剛開始,但行業卻早已經嗅到“增儲上產”將成為2019年的關鍵詞。就在“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之際,各家企業紛紛制定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中海油也同樣如此,制定出行動計劃,高管立下“軍令狀”,持續發力增儲上產。
石油圈原創,石油圈公眾號:oilsns
中海油高管立下“軍令狀”
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能源安全警鐘長鳴。根據海關總署上周一公布的數據,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69.8%,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升至45%。而關于能源安全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就作出了重要批示,隨后“三桶油”第一時間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工作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措施。
繼2018年在“加大勘探開發,增儲上產”所取得的成果基礎上,2019年中海油又提出了新的規劃。中海油編制了《關于中國海油強化國內勘探開發未來“七年行動計劃”》(簡稱《“七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公司勘探工作量和探明儲量要翻一番。根據路透社報道,截至2017年底,中海油海上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的石油總儲量為26.13億桶石油當量,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按照2017年的數據來看,如果到2025年翻一番的話,探明儲量將超50億桶。
就在上周三,中國海油管理層在北京進行了2019年度經濟責任書的簽署,簽下了“軍令狀”。根據中國海洋石油報的報道,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兼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袁光宇與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兼有限公司總裁徐可強簽署了2019年度有限公司經營管理目標責任書。隨后,徐可強與7家所屬單位負責人簽署了2019年度經營管理目標責任書,與6個機關部門負責人簽署了2019年度管理目標責任書。會議中,在肯定2018年“勘探開發力度加大,儲量產量獲得雙豐收勘探”的同時,提出了2019年“加大勘探力度,加大國內油氣開發力度,持續發力增儲上產” 。
“這一計劃(七年行動計劃)將是今后若干年中國海油勘探開發工作的行動指南。”集團公司總地質師謝玉洪說。隨著“翻一番”目標的制定,未來中海油也必將進一步加大在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資本支出,國內油氣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
深?;虺芍匾鲩L點
萬事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增儲上產并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亞太上游業務研究主管Angus Rodger表示,“將已探明油氣儲量翻一番將很困難,需要數個像陵水這樣的大型油氣田才能實現投資承諾”。
陵水17-2氣田位于海南島南部150公里,平均作業水深1500米,是我國首個深水自營大氣田,目前投資超200億元。該大型氣田的天然氣探明儲量已通過國土資源部評審辦公室組織的專家組審查,儲量規模超千億立方米,建成投產后將供氣給香港、廣東及海南地區。
近年來,深水海域已成為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重要接替區域。數據顯示,南海油氣資源極其豐富,擁有中國油氣資源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70%蘊藏在深海。隨著淺水盆地的成熟,中海油日益將重點轉向深水勘探。集團公司總地質師謝玉洪表示,“隨著近海油氣田的老化,我們面臨著不利的地質條件,更多的勘探項目正轉移到深水地區。”2018年12月下旬,中海油與九家國際石油公司集體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規定,戰略合作區位于中國海域珠江口盆地,包括A區和B區(不包括區內現有的開采礦權和在執行的合同區范圍)。其中B區面積約48,700平方千米,水深500-3,000米,開放全部層系。
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研究總監Andrew Harwood表示:“據了解,這兩個戰略合作領域是超深水、高壓/高溫或低孔/低滲透油藏的未來發展方向。” “中海油的目標是到2025年將天然氣儲量提高50%,并進一步發展深水領域的專業技術。這些協議將幫助該公司實現其目標,并磨練其技術技能。
盡管低油價仍是深水項目高資本支出的威脅,但全球深水項目支出的上升可能會令亞太地區的項目受益,其表現為勘探和生產成本的降低,以及技術效率的提高。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預計,到2022年,深水總資本支出將從目前的約500億美元/年增至近600億美元/年。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在增儲上產的道路上必然將面臨諸多的壓力和挑戰,集團公司總地質師謝玉洪指出,經過多年的勘探開發,我國海域油氣勘探開發地質條件劣化加劇,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技術要求更高,面臨著地質壓力;油價變幻無常,加劇成本壓力。同時,在加大勘探開發力度,作業工作量激增,也將面臨著人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