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海資訊
zhihai news
自2014年以來,海工市場行情一路下探,持續處于低迷狀態。2017年的年末小結中我們說海工市場仍處于80年代以來最為艱難的時期,但鉆井裝置市場供給和需求方面開始出現了一些改善跡象,市場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縱觀過去的2018年,鉆井裝置市場的部分指標(尤其是自升式鉆井裝置市場),的確延續了緩慢而穩定的改善勢頭。然而這一微弱的星星之火并沒有出現燎原之勢,嚴重的供需失衡需要油價持續有力的上漲,項目投資預算的增加來支撐。和以往一樣,我們從主要衡量指標:鉆井裝置活躍數量、利用率、供給及運費市場來回顧過去的2018年鉆井市場概況。
![]()
鉆井裝置市場 - 需求
裝置活躍數量是衡量鉆井市場需求的重要指標。2018年年末,自升式鉆井裝置活躍數量同比繼續上升,而浮式鉆井裝置活躍數量則略有下降。2018年末,活躍的自升式鉆井裝置數量上升至336座,同比增加6%,裝置利用率也由66%上升至70%。而浮式裝置需求在2018年的走勢則有較大的波動性,其活躍數量在5月達到近18個月最高的141座(較2017年同期增長8%),而隨后則急速下跌至2018年年末的126座,同比降低5%。其船隊利用率也在年末降至65%,同比降低2%。雖然總體鉆井裝置需求略有改善,但伴隨著四季度油價的沖高回落,一些對原油價格更為敏感的海工項目將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潛在影響鉆井裝置的需求。
鉆井裝置市場 - 供給
2018年自升式及浮式鉆井裝置整體的可供應量(實際船隊數量扣除冷停船隊數量)均有所降低。2018年年末自升式鉆井裝置小幅下降兩座至477座,而浮式鉆井裝置則降至195座,這是船隊供給量自2014年以來連續的第四年下跌。自2015年開始,鉆井裝置的的拆解量連續三年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2018年全年拆解量達到40座,與2015年至2017年水平相近。較高的拆解量抑制了鉆井裝置船隊規模的增長。而在新裝置交付方面,由于船東對接收新造鉆井裝置仍維持謹慎的態度,2018年交付量繼續降低,僅有12座,為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拆解量及交付量的一高一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鉆井裝置板塊供給的增長,但是供給過剩問題依然嚴峻,船東和船廠面臨持續供需再平衡壓力。
鉆井裝置市場 - 低迷依舊
從以上的需求及供給兩方面來看,鉆井裝置市場在2018年個別指標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當前鉆井裝置市場費率依舊承受較大壓力,2018年年末全球可移動式鉆井裝置日費平均(克拉克森研究根據不同作業水域及不同規格的可移動式鉆井裝置日費中位數的統計平均值)同比下降8%至105,200美元/天。其中自升式鉆井裝置日費平均值下跌4%,浮式裝置下跌11%。從各細分水域來看,墨西哥灣地區自升式鉆井平臺及挪威惡劣環境浮式裝置日費改善明顯,漲幅在14%至17%;南美超深水及英國惡劣環境浮式裝置日費也有2%到5%左右的微弱上漲,而其他主要水域裝置日費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2018年原油價格經歷了先上漲后下跌的過程,布倫特原油價格在2018年底收54.48美元/桶(2017年末64.33美元/桶)。雖然全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平均值(71美元/桶)依舊高于上一年的平均值,但四季度的油價下跌也帶來了對未來油價的不確定性。在海工市場整體依舊低迷的背景下,只有市場改善的信號逐漸增多增強才能在整體上推動海工市場持續穩定大踏步的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