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看片,3d动漫人与禽交片免费观看,日韩综合在线观看,久久免费精品视频,成年人视频www,口工全彩

 
航運   |   造船   |   海工   |   游艇   |   港口&物流   |   大宗貿易?

產品中心

PRODUCTS CENTER

產品中心
上海航運交易所:中國液貨危險品水運形勢分析與展望(2018)
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 | 作者:張海倫 汪葉 | 發布時間: 2019-01-30 | 2745 次瀏覽 | 分享到:

2018年回顧

  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表現分化:美國經濟增速超預期;歐洲和日本經濟增速降低;新興經濟體部分國家出現債務與貨幣危機;中國經濟下行制造業壓力增大。近十年以來,中國化工行業完成基本布局,化工類生產從高速增長轉向低速增長。


液化品

進出保持增長

  2018年,大宗原料化工品(乙烯、芳烴等)進口穩定在較高水平,初等級化工品(酸、堿)有一定量出口。據海關統計,前10月,中國化學工業及相關工業產品進口額為8441億元,同比增長15.6%,出口額為7353億元,同比增長17.5%。

水運需求增長

  近年來沿海液體化工品水路運輸格局的基本特征有兩點,一是短途運輸,包括華北區域內、華東區域內、華南區域內;二是區域間運輸,包括華北至華東、華北至華南、往返華東與華南。沿海水路運輸中的化學品種類分散,其中主要貨種為對二甲苯、甲醇、燒堿、純苯、乙二醇、冰醋酸和苯乙烯等大宗化工品。根據中國船東協會化工品運輸專業委員會分析,隨著“十三五”規劃建設的一批大型煉化企業及其下游配套化工裝置的陸續投產,以及沿海大型MTO項目的推進,沿海液體化工品運量從2018年之前約3%的增長率升至2018年約7%的增長率,而2019年起將出現爆發式增長。

  作為目前沿海運量最大的貨種,對二甲苯未來產能將不斷擴大,但煉化一體模式的推進導致水運量增加不多。承運該貨種的船型集中在6000~8000DWT級,短程為主,一般不超過2天。具體包括華北區域(圍繞大連逸盛、大連恒力兩家對二甲苯需求廠家)、華東區域(圍繞寧波,江陰,南京等港口)、華南區域(惠州或泉州至珠海、海南)。

  作為重要基礎原料化工品的甲醇在華北至華東航線上仍有一些運量。2018年,中國甲醇產能約8000萬噸,實際開工率約60%。同時,中國作為甲醇進口第一大國,2018年進口量將超1000萬噸。水運主要由華東庫區發出的內部短倒貨源組成,甲醇運輸航線較為單一,華北至華東航線、華東內部短倒航線上有2~3艘1萬噸級船在運行;華南主要為海南至廣東航線,有2艘6000噸級船以及2艘3000噸級船運行,預計2019年基本維持現狀。

  燒堿運輸目前較為穩定,從華北、華東至華南的運量在8萬~10萬噸,是5000噸以上級船的主要替補貨源。由于船東之間競爭激烈,加之部分油輪參與,運價長期處于低迷狀態,并低于同航線其他化學品運價,未來該產品運輸總量不會有明顯增加。

  乙二醇、純苯、苯乙烯等產品運輸總量取決于乙烯裝置開車情況,未來隨著新煉油一體化裝置的陸續投產,上述產品的運輸總量也將相應增加。目前該類產品運輸以3000噸及以下批量、區域化運輸為主,未來運輸批量有逐漸增大趨勢。

運力規模增長

  在交通運輸部宏觀調控下,2018年,內貿化學品運力規模得到控制,運力過剩局面逐步改善。上半年,交通運輸部適當放寬審批條件,截至6月30日,沿海省際運輸化學品船(含油品、化學品兩用船)規模為282艘、111.01萬DWT,較2017年年底增加10艘、4.86萬DWT,半年增幅達4.2%,同比增長4.8%。上半年,新增運力13艘、5.82萬DWT;無強制報廢船舶;3艘0.96萬DWT級化學品船提前退出沿海省際水路運輸市場。沿海省際運輸化學品船平均船齡為9.59年,其中老舊船舶(船齡12年以上)和特檢船(船齡26年以上)分別為77艘、1艘,占總艘數的27.3%和0.35%。

  3000DWT以下級船船齡較高,市場相對封閉,船東貨源相對固定,主要是短程運輸。受益于精細化工品小批量特征,1500~2000噸級船經營情況較好。

3000~4999DWT級船為89艘(占總數的32%)、32.93萬DWT(占總載重噸的30%),平均船齡為8年,較為年輕。大部分化工品運輸市場以3000~4000DWT級批量為主。除內部短程倒運外,主要航線包括華北—華東—華北、華東—華南—華東,回程貨的匹配成為船東盈利的關鍵。此類船的盈利性較為穩定。近年來的新造船趨勢顯示,大多數船東選擇訂造4500噸級不銹鋼船,因為相對3000噸級不銹鋼船而言,在造船性價比、盈利性方面均具有優勢。另外,部分具備外貿營運資質的船東將部分運力調整至臺灣和東北亞航線。

  5000~8999DWT級船為58艘(占總數的21%)、43.39萬DWT(占總載重噸的39%),平均船齡為7年,最為年輕。此類船分布在全國的20家船東之中,平均每家船東為2.5艘,運力相對分散。該型不銹鋼船占比為55%,是所有船型中不銹鋼涂層占比最大的,適貨性較強,其中具有內外貿經營資質的為20艘,占比為40%。未來高端船型發展存在一定市場空間,各船東新造船時逐漸傾向于7000噸級不銹鋼船。

  9000DWT以上級船為12艘(占總數的4%)、15.87萬噸(占總載重噸的14.3%)。擁有該類型船的船東為6家,基本上是單船或兩船的船東。1萬DWT級船的貨種較為單一,主要運輸對二甲苯、甲醇,補充貨源為燒堿、石腦油。未來該類船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是隨著產能進一步釋放,大型化運輸成為大勢所趨,具備批量優勢;風險是環氧涂層的船適裝性和可靠性都將遇到瓶頸,高端不銹鋼船將有市場空間,但大船的經營要求較高,加之中國市場不夠成熟,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

運價上漲成勢

  2018年,中國化工品運輸市場整體企穩,部分航線運價上漲2%~3%,運價上漲趨勢已經形成。一方面,得益于近幾年運力調控措施的有效實施,實際投放運力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前10月,沿海受臺風和季風等天氣因素影響,船舶效率大幅下降,船舶在港等泊天數同比明顯增加,有效運力出現緊張,刺激運價上漲。


液化天然氣

  前10月,中國天然氣生產、進口及消費量均較2017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加(見表1、圖1)。


進口大幅提高

  2018年,在中國天然氣產量增速下滑,消費量同比大幅增長情況下,液化天然氣(LNG)進口繼續保持大幅度增長(見圖2)。從進口量居前的五大省市來看,廣東省進口同比增長19.4%,占全國進口總量的20.9%,份額較2017年減少4.1個百分點;江蘇省進口同比大幅增長64.4%,占全國進口總量的13.8%,份額較2017年增加1.8個百分點;浙江省進口同比大幅增長73.4%,占全國進口總量的10.9%,份額較2017年增加1.9個百分點;天津市進口同比大幅增長232.8%,占全國進口總量的10.5%,份額較2017年增加6個百分點;河北省進口LNG同比增長39.6%,占全國進口總量的9.5%,份額較2017年減少0.3個百分點。

運力繼續擴大

  2018年,在運價提升的帶動下,全球LNG運力規模較往年有一定提升。截至年底,全球LNG船為550艘、4400萬DWT,較2017年增加49艘、418萬DWT,運力規模同比增長10.5%,增速較2017年增加3.7個百分點。手持訂單數量從2017年的119艘微增至122艘,從996.6萬DWT微增至1001.8萬DWT。由于LNG船運價較往年有明顯提高,船東對后市有較高預期,加快了新船下水速度,無論是運力規模還是手持訂單數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運力增速也達到近5年以來的最高點。

進口來源集中

  前10月,中國LNG進口來源地共25個國家或地區,其中前五大LNG進口來源地分別為澳大利亞、卡塔爾、馬來西亞、印尼和美國,五地合計占中國進口總份額比例為86.7%。除上述五地外,從巴布亞新幾內亞進口數量有一定提升,為中國LNG進口的第六大來源地,前10月從巴布亞新幾內亞進口同比增長19.5%,占中國進口總份額比例為4.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尼日利亞和赤道幾內亞兩國進口數量有大幅度上升(見圖3)。


長程海運增加

  前10月,中國從海運航程較近的馬來西亞進口LNG數量雖同比仍有所增長,但占比出現下滑,而從海運航程較遠的美國、尼日利亞和赤道幾內亞進口LNG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占比同比明顯上升。中國從中長距離的卡塔爾和澳大利亞進口LNG數量保持穩定,仍為中國進口數量最多的兩個來源地。綜合來看,中國進口LNG的海運航程明顯增加,中長航程運輸占比上升。

價格高位震蕩

  自2017年“煤改氣”推進以來,LNG價格呈高位震蕩走勢(見圖4)。

運價大幅上漲

  2018年,全球LNG需求在各國環保政策驅動下明顯增長,中國LNG進口需求亦出現大幅度上升,LNG船運價大幅上漲(見表2、圖5)。


2019年展望

液化品

水運明顯提高

  隨著中國煉化一體化項目推進,未來以短程運輸為主,當區域間化學品價差拉大到某個閥值后,會產生一些長程運輸。中國船東協會化工品運輸專業委員會預計,2019年沿海運輸水運量明顯提高,至約2900萬噸,其中對二甲苯運輸需求中,1萬噸批量的運輸需求會明顯增加。下半年,以浙江石化為代表的民營煉化企業開車,對二甲苯運輸增量或近400萬噸/年,對國外對二甲苯進口形成巨大沖擊。

運價有望提高

  隨著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的投產,2019年中國化工水運市場總體運量會有約500多萬噸的增量。由于投產項目的運輸總量偏大,5000噸以上級船將首先獲益,3000噸以下級高端適貨的不銹鋼船也將迎來發展契機。新增運量中,以浙江石化為代表,絕大部分以區域化運輸為主,對船東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船東面臨量價同時提升的挑戰。


液化天然氣

進口保持增長

  2017年7月,國家發改委出臺《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明確提出將天然氣培育為中國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過往天然氣一直被定位為中國的過渡能源之一),這奠定了天然氣對于中國未來能源結構調整中的重要地位。2019年,中國LNG接收站將繼續加速建造投產,LNG接收能力將繼續提高。2018年前10月,中國進口LNG為4156.3萬噸,全年有望超過5000萬噸。根據中國現階段環保政策的執行力度以及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重要地位,預計2019年LNG進口量增速將不低于2018年,有望突破7000萬噸。

運力快速擴張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2018年前11月,LNG船新造訂單數量為57艘(2017年同期為15艘,全年為17艘)。從以上數據可以明顯看出,在2017年下半年市場出現大幅上漲后,2018年開始新造船訂單數量明顯增加,達到近年來最高。預計2019年LNG運力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增幅將略高于2018年,2019年凈增運力有望達到450萬噸。

運需保持上漲

  2018年,LNG全球需求量預計較2017年增加2400萬噸,總量有望超過3億噸。LNG供應方面,在亞洲地區消費增長以及能源價格改善帶動下,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莫桑比克等國家出口項目都將在未來加速投產,2019年美國至亞洲地區的長距離運輸貿易量有望進一步增長。需求方面,在全球對環保問題日益看重的趨勢下,以亞洲地區為主的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抬高,尤其中國在LNG接收站加速建成投產以及“煤改氣”的深入推進下,將繼續拉升天然氣需求。雖然LNG船隊運力快速擴張,且LNG罐式集裝箱項目也有所發展,但2019年貿易增速仍將明顯高于運力增速,LNG船隊運費收益仍能夠得到有力保障。綜上所述,2019年,LNG運輸市場將繼續活躍,在全球貿易量持續增長以及亞洲地區消費快速增長的綜合帶動下,運費收益水平將繼續在高位運行,2019平均租金水平有望高于2018年。 

(執筆 :上海航運交易所信息部   張海倫 汪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