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看片,3d动漫人与禽交片免费观看,日韩综合在线观看,久久免费精品视频,成年人视频www,口工全彩

 
航運   |   造船   |   海工   |   游艇   |   港口&物流   |   大宗貿易?

知海資訊

zhihai news

知海資訊
佘建躍:2019年原油價格預測前瞻—趨勢向好
來源:撲克投資家 | 作者:佘建躍 | 發布時間: 2019-02-06 | 3457 次瀏覽 | 分享到:

本文為一德期貨總經理助理佘建躍2019年1月11日在一德期貨上海營業部新年投資展望會上的發言

今天從三個方面來回顧2018年和展望2019年國際油價:

第一,從2018年4季度的暴跌中看看油價出了什么問題;

第二,講講大家在低油價后容易忽視的石油地緣供需格局;

第三,從供需平衡表、需求、以及2019年三大影響要素對2019年的國際油價做框架性前瞻。

一、2018年油價的問題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從長周期的油價波動歷史看,1998年到2008年,是大宗商品的黃金十年,油價在潮起潮落中底部明顯抬升了,20美元桶之下的低價不存在了。2009年到2015年,美國頁巖油登上歷史舞臺,修復后的高位油價2014年下半年開始又一次砸入低谷,油價也經歷了一次七年之癢。2016年至今,再平衡道路上又遭遇挫折,2018年4季度把大家做多的信心全搞沒了。縱觀油價波動,顯然,油價沒有準確的波動周期時間寬度,潮起潮落之中,宏觀和基本面的共振也沒有準確的時點可以預測。我們說每次抄底都很難,但也不好輕言下一個頂部在哪里。

回到2018年的油價表現,前三季度漲勢喜人,4季度畫風巨變。我大致將4季度的下跌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小陰線趨勢回落;

第二個階段三根大陰線后企穩;

第三個階段平安夜不平安,年底慘淡收官。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第一階段,2018.10.3--2018.11.12

這個階段基本面受到特朗普11月6日重啟伊朗制裁利多沒有兌現而觸發多頭獲利離場。期間卡舒吉事件后沙特表示全力增產彌補伊朗產量下降。而實際上,沙特確實大幅增產了。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伊朗被重啟制裁后,盡管后來也有豁免。但的確從11月份開始,伊朗的產量和出口量大幅度下降了。基本上就是回到奧巴馬解除制裁前的水平。而沙特的增產,以及利比亞的產量超預期恢復,使得11月份的歐佩克總量仍然是增加的。因此,這個階段就是一波利好透支后的常規性回落。回頭看,有基本面的明確影響因素。

第二階段,2018.11.13--2018.12.17

這個階段油價繼續暴跌,我認為始于13日高盛的同期報告,看跌期權賣方的對沖。在油價接連破掉整數關口后,Brent油價從70打到60。12月6日,不被看好的歐佩克+再度達成減產協議,協議方案80+40。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所謂的期權Put Gamma問題。就是華爾街在高位油價期間賣出了很多看跌期權,期權的行權價格當時比較低,即所謂虛值期權。隨著油價的下跌,這些期權給賣方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期權就是商品價格保險,保險是一種權利和義務非對稱的產品,頭寸大了不好平倉。對沖的手段,就是在期貨上做空來對沖。所以,我的個人看法,并不是商業性頭寸增加空頭,而表現出來的是,非商業性頭寸的空頭增加。我的理解,這不是主動的做空,而是基于風控管理的被動做空,所以盤面的表現就是逢整數關口破位后,更多的拋盤,出現了三根大陰線。

第三階段,2018.12.18--2018年底

17-18日是美聯儲議息會議。18日美聯儲不顧特朗普的警告,按計劃加了今年最后一次息。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這次加息,導致了美股破位暴跌。18日道瓊斯工業指數跌破年內的支撐頸線,我個人的理解,就是誘發了恐慌的情緒,更多的資產對沖也加入其中,但是油價繼續下跌。Brent從60下跌到50才止住。平安夜不平安。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但是,油價的最后一輪下跌,是不是供需基本面進一步惡化導致。顯然不是,我們可以看看期貨的月差表現。從10月到11月份,BRENT首行和第三行期貨的月差看,是從正值變為負值。月差為正,是為近高遠低,Backwardation,基本面意義就是供不應求。月差為負,是為近低遠高,Contango,基本面意義就是供大于求。11月份受到沙特、俄羅斯以及美國頁巖油的增產影響而過剩。可是從11月份到12月份,整個月差橫盤波動,雖然是過剩,但顯然基本面沒有進一步惡化。從現實的角度看,現貨貨盤沒有過剩。從預期的角度看,畢竟2019年1月1日起歐佩克才啟動減產。做基本面的交易,顯然不會輕易做空。因此,個人的觀點,第三階段,似乎是一次錯殺!言外之意,1月初的反彈,無非就是一次錯殺的修復。也沒有什么基本面好說,基本面還是那個基本面。

二、全球石油供需格局 

格局就離不開地緣,準確的說,我想提醒大家關注全球石油的地緣供需格局變化。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從一次能源的消費結構來看,石油和天然氣、煤炭一起構成了最大的能源基礎。三者的消費比例是85%。電力,是二次能源,是從一次能源里獲得的。所以,電動車的問題不需要納入短期的交易考慮中。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石油是化石能源的龍頭。能源又是經濟的基礎成本。所以,油價和通脹息息相關。通過美國1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的走勢,(TIPS),和油價具有高度關聯。和一個基金朋友交流,他說即便是核心通脹指標PCE,油價的影響程度也有50%。這個可以理解,因為,油價不僅僅體現在汽油,柴油等直接的燃料上,通過燃料成本,石化產品的延伸,會進一步傳導到諸多的商品和服務中去。而且,石油價格和天然氣煤炭也是大方向正關聯的。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講格局,就需要講地緣。這個我在《原油陽謀論》的書上,大會小會上都講。聽了也就聽了,不一定入心入腦。今天還得講。借助于BP公司的能源統計年鑒,他對石油的全球市場做了六大分區的劃分。首先,市場分東西,蘇伊士運河以東和蘇伊士運河以西兩個市場。其次,個人對BP的分區又做了歸納。其中東區市場,包括了亞太、中東和非洲。西區市場包括歐洲、南北美洲。歐洲這個分區包括西歐和前獨聯體的俄羅斯等國。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做好分區后。我們看看石油在化石能源里具有什么宏觀特殊性。第一個,就是資源儲量高度集中。過去20年里,全球石油資源儲量還是集中在中東地區。雖然有委內瑞拉瀝青的儲量重估,美國頁巖油,加拿大油砂資源的新估計,但是,中東作為全球的石油資源聚集地沒有改變。坐擁豐富石油資源的中東,也注定就是個永無寧日的地緣焦點地區。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其次,石油相對于天然氣和煤炭更為稀缺。通過儲采比數據,按照已經探明的石油產量和當下的年開采量數據,石油的靜態可使用年限最低。從平均儲采比看,石油和天然氣差不多,而煤炭明顯高于石油。從石油天然氣的有機成因來看,未來,深層資源里,天然氣的量會更多。所以,綜合來看,石油的稀缺性還是確定的。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第三個特殊性,也是相對于天然氣和煤炭而言。從分地區的供需來看,三大化石能源的總供給和總需求之間是很好的匹配關系,也就是所謂的緊平衡特點。這個在大宗商品里也是普遍的現象。看天然氣的分地區供應和需求,兩個圖是可以重合的;煤炭也是左右即供需在每個分地區里是重合。即天然氣和煤炭在每個地緣的分區里是供需平衡的。而石油的左右圖是明顯不重合的。有的地區失衡的很嚴重。

把石油的分區供需平衡圖單獨拿出來看,有兩個特點。

第一,北美地區的供給從2011年后增加很快。整個西區的需求基本沒有什么增加。這樣,基本上,西區市場里供需總量是平衡的;

第二,明顯的失衡。亞太產量一直低位徘徊,沒有明顯增加,但是需求卻持續增長。供需嚴重失衡。中東還是最大的油庫!產量大,需求小,是全球石油的主要輸出地區。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第一個格局變化,就是美國的供給增長。這來自于美國的頁巖油增產。從2009年油價從低位開始反彈開始。頁巖油開始增產。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了750萬桶日。這里統計的致密油,如果不嚴謹的區分的話,就是所謂的頁巖油產量了。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在頁巖油產量的助推下,12月28日的美國周報數據顯示,美國國內石油總產量達到1170萬桶日,另外美國還進口原油740萬桶日,出口224萬桶日。原油凈進口僅僅為510萬桶日。要注意,這里頭從加拿大進口了300多萬桶日的量。因此,從海上進口的原油實際的占比就很小了。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美國的輕烴產量也很大,就是NGL的產量達到460萬桶日。成品油方面的凈出口是380萬桶日。因此當周的實際凈進口才510-380=130萬桶日的水平。占全部石油產品總量的比例才6%。所以,我們說,北美已經是石油獨立了。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總結一下石油地緣供需格局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美國實現石油獨立;

第二,亞太地區的石油安全問題日益嚴重;

第三,中東產油國對石油的依賴沒有改變。這種一個戰略商品的地緣格局改變,也改變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回顧一下上世紀的海灣戰爭,美國和西方盟友是親自帶兵上陣,不是為了民主,就是為石油而戰。可是,現在呢?滿目瘡痍的敘利亞戰場,沒有美國大兵的聲影,也沒有挑戰者坦克。地緣戰爭從親自上陣到代理人戰爭模式的轉變,其根本原因就是石油地緣供需格局改變而導致的。因為,美國沒有石油安全問題,歐洲也不太在意石油安全問題。亞太存在嚴重的石油安全問題。而你的問題就是我的謀略工具。所以,石油還是重要的地緣政治工具。千萬不要被低油價所誤導和迷惑。從一戰以來,石油的重要性,過去是,現在是,可預見的未來還是。

三、2019年國際油價前瞻

主要談談供需平衡表,需求以及三大關注點。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第一,看一看最近的美國能源部做的供需平衡表。

EIA認為全球2019年的石油總需求是10150萬桶日,總供給是10210萬桶日。供大于求,平均過剩60萬桶日。過剩率1%都不到。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第二,看看歐佩克的月報。

歐佩克預計2019年全球對歐佩克的石油需求是3144萬桶日。而全年11月份的歐佩克產量高達3290萬桶日。過剩比較嚴重。這樣一份報告擺在各國石油部長的面前,我想,部長們想,增產就算了。還是應該理性一點,減產吧。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兩個機構之外,我們看一下業內比較知名的第三方分析機構的預測。這是普氏的報告,之前是PIRA,后來被普氏收購的一家專業機構。他最近的預期是非歐佩克2019年產量增加223萬桶日,美國仍然是大頭141萬桶日。歐佩克是減產的,特別是伊朗2019年在制裁下,要比2018年少93萬桶日。需求上,比較樂觀,要增長151萬桶日。全年看,還是略微偏緊張的。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宏觀的供需平衡表如果拿來做交易,估計十之八九是死得挺挺的。由于基本面三要素供應需求和庫存的數據很不完整和完備,要想及時掌握供需平衡情況,我的建議是用跨區的價差基本面模型。通過三類價差去觀察石油市場的跨區基本面。跨區價差,教科書上用跨市價差,影響一個地區的邊際供給能力。裂解價差,一種教科書上說的跨品種價差,準確的定義是產品減去原油的價差,是需求強度的反映。庫存是供需平衡的結果,供大于求下庫存就增長,供不應求下庫存就減少。庫存的增加和減少在跨期價差下就可以反映出來。跨期價差就是現貨和期貨的價差,期貨不同合約之間,用近月的合約減相對遠月的合約價差。相關機理,大家可以看看《原油陽謀論》。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根據這個基本的原理。我們先通過4個基準原油的月差來看看全球供需平衡的態勢。從月差的走勢圖看。2015年2016年里,月差負值,而且偏離零線比較大,是一種嚴重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反映。2018年的供給側歐佩克+的減產效果不錯,但是4季度增產了,基本面從供不應求轉向供大于求,但是,月差的偏離程度遠遠不及15/16年。因此,我們說,現在是過剩,但是過剩的程度不大。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需求方面:大家的顧慮比較多,因為宏觀經濟不好,可是怎么不好也說不清。我的感覺就是,打開手機微信,經濟就不好!出差去機場高鐵,人很多,經濟又好了。高鐵到站,看見很多沒有封頂裝修的毛坯房,壞了,經濟又不好了。一到城市里吃飯,飯店人很多,經濟又好了。我不是經濟專家,我一方面很困惑。另一方面,我得按照我的邏輯和數據來分析石油的需求。

首先,我們看看石油都去哪里消費了。根據EXXON的能源展望報告,石油消費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是交通運輸,第二是石化工業。第一個是做燃料燒掉,第二個是生產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發電?只有中東土豪騷得起。

作為主要的交通燃料,一種是汽油,一種是柴油。BP的統計年鑒中,不太嚴謹地簡單看,輕質餾分就是汽油,中質餾分就是柴油。美國汽油多柴油少,而歐洲是柴油多汽油少。看中國,大概一比一。看印度,主要是柴油。所以,如果發展中國家繼續增加石油消費,全球范圍看,可能還得是柴油消費增加的快。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汽油和柴油的消費強度表現如何呢。按照價差基本面的模型。我們可以通過汽油和柴油的裂解價差來看。首先是汽油的裂解價差。我們用美國汽油期貨價格減去美國WTI原油為一組數據,考慮到WTI因為物流瓶頸存在較大的物流貼水,我們也可以用美國汽油期貨減去歐洲Brent原油期貨來考察汽油的消費強度。第一,汽油消費有比較強的季節性。夏季好。因為夏天開空調,冬天不用。第二,從2015年開始,每年的裂解價差峰值都逐年減小。2018年的四季度更是慘不忍睹。汽油價格低到和原油差不多。簡單套用邏輯,就是汽油需求不行。深層次的原因和頁巖油有關系。頁巖油以汽油組分為主。所以,需求可能是增長的,但是汽油供給增加的更多。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同樣的,我們用美國取暖油,也就是柴油期貨的價格減去原油的價格看看柴油的裂解價差波動。第一,季節性似乎不明顯,但峰值都在年底年初,所以冬季需求相對旺盛。第二,2016年之后,柴油的裂解價差可完全不走汽油裂解價差的趨勢是增強的。再套用邏輯,就是說柴油的需求是強的,柴油裂解價差2018年的上漲,甚至引發了歐洲法國的騷亂。法國人生氣呀,政府鼓勵大家用柴油,大家用柴油的成本居然比汽油貴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法國人民不高興了。主要是看著美國人便宜的汽油而不高興。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如果在裂解價差后面加上油價,我們看看汽油的裂解價差好像和油價沒有關聯性。或者是關聯性很低。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再看柴油裂解價差和油價的波動。不用數據計算,用眼睛來判斷,都看得出來,柴油好,才是正得好,柴油裂解價差和油價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思考一下背后的邏輯,因為柴油主要用于重卡、重型機械、船舶等地方,和經濟的活動強度具有更為緊密的聯系。因此,柴油在當前才是研究石油需求的關鍵所在。由于需求具有長板效應,因此,即便是汽油需求差而柴油需求好的情況下,我也會認為對石油的需求是增長的,而不是簡單取平均。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不同地區的原油價格不同,不僅是品質差的問題,還有跨區價差自身的波動邏輯。雖然模型的邏輯上講,跨區價差是地區的邊際供給能力。但交易上很不好用。簡而言之,跨區之間的套利,對油價的季節性長度周期的擾動是有的。目前,全球核心的四大地區,北美、歐洲、中東以及亞太。2018年3月26日上海原油期貨上市后,全球的四大地區的基準原油關系是圖所示意的結構。這個圖,是說,上海原油期貨最近的親緣關系油鐘是中東迪拜和阿曼原油,迪拜和阿曼原油是姐妹油鐘。而Brent代表西區市場的時候,和迪拜阿曼之間的價差是東西跨區價差,代表歐洲的時候,和WTI原油之間的價差就是跨大西洋價差。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在兩個地區供需基本上是自平衡的時候,跨區價差取決于兩區的運費和品質差。對于Brent和WTI來說,因為WTI要從內陸運到海邊,存在物流瓶頸的時候,波動幅度就會很大。

對于Brent和迪拜來說,因為海運,油輪又多,運費波動小,而品質差也相對窄幅波動,因此,價差波動就呈現更好的區間波動。在基準原油的價差波動之中,我們特別要注意,價差到了理論區間波動的上下限時,因為無風險的跨區套利機會開啟,對供給的改變就很靈敏很快。

認識到基準原油之間的價差是跨區價差。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上海原油期貨的價格定位和表現,也可以增強我們對上海原油期貨的交易參與和應用!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簡單來看看上海原油期貨的不俗表現。

第一,交易流動性。從主力合約的日交易量和持倉量來看,均快速增長。單邊近30萬手的交易量已經接近Brent原油期貨的交易規模。存在就是合理,說明上海原油期貨推出的很受歡迎。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第二,上海原油期貨與國際油價的關聯性初步建立。SC與Brent、迪拜、阿曼的比價從初期的1.0增加到1.05,保持較高的關聯度。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由于上海原油期貨是采取人民幣計價結算,因此,比價的增加和匯率方向一致,也說明上海原油期貨具有金融很強的金融屬性。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第三,上海原油期貨運行中,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目前主力合約月份定位和換月上,還需要大家更多的努力。從主力合約和后續換月合約之間(相鄰的兩個主力合約)的價差波動可以看出,基差波動很大。整體上,上海原油期貨在單邊的價格表現上可以替代國際油價,在價格關系上也存在諸多套利機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和一德期貨的能化團隊的分析師進一步溝通。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最后,談談2019年油價的三個關注。

地緣政治包括供給側勢力博弈,頁巖油成本底線支撐,以及國際海事組織的船舶燃料油新規范。

第一,重視地緣政治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石油就是政治工具。2019年,不僅要看特朗普的推特,還要注意特朗普的小手。按鈕一按,導彈飛出去不是不可能。

在供給側,隨著美國、俄羅斯的產量突破1000萬桶日。歐佩克對全球石油的供給雖然重要,但是三巨頭時代已然來臨。美國、沙特和俄羅斯的產量已經占據全球三分之一。表面看,沙特、俄羅斯是希望油價高的,可是美國絕對不是希望低油價的。之前的美國面臨石油安全問題,之前是石油美元。現在美國石油獨立,石油美元變成了美元石油。美元里自己就帶著石油,就像澳洲的貨幣,和鐵礦、煤炭的價格有關系。也是現在,我們發現美元指數不一定和石油價格負相關,一切都和美國的頁巖油有著關聯。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從歐佩克的角度來看,他的技術部門是越來越悲觀。從10月的報告到12月份的估計,技術部門認為2019年的供需是越來越供大于求。但如前面指出的那樣。這有理由相信,歐佩克+的最佳策略還是減產。而這里,大家對俄羅斯減產抱有懷疑,但是沙特12月份就開始率先行動減產了。最近,消息報道說,沙特的財政預算油價定在80美元/桶,這無疑是一種暗示。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從歐佩克的產量變化情況看。4季度基本面的惡化,顯然是沙特增產導致的。沙特上半年產量還克制在1000萬桶日的水平。11月份增加到1100萬桶日水平。而同期的伊朗受到制裁后,產量也減了90萬桶日。因此,沙特必須減產,這個沒有什么好說的。其他歐佩克不減,沙特必須減。

前面的數據是第三方監測的,歐佩克自己內部的公布數據看,沙特的產量的確高。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2019年,我個人認為,斷供的風險沒有減少。委內瑞拉還是個大家要擔心的問題。利比亞、伊拉克的增產也不要抱太樂觀的看法。畢竟這里都是不安定的地方。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還有就是,產油國馬力開足,全球石油的剩余產能并沒有增加,目前仍然預計在150萬桶日的水平。和越來越大的石油消費基數相比,剩余產能偏低的事實更需要我們警惕。

另外,市場上經常說,特朗普是真心在打壓油價呀。你看他說的,似乎油價50都高!可是,我不這么看。2018年油價漲的很快,導致通脹壓力上升,美聯儲加息的步伐很堅定,顯然和特朗普要大搞經濟建設不合拍。所以,特朗普是借油價說事,希望油價低了美聯儲能不加息。目前看,不需要特朗普說什么了,看著通脹變通縮,美聯儲自己應該需要調整加息節奏了。因此,我覺得不要被特朗普說迷惑,認為他真心希望油價低。

最近還有一件事,我的理解和其他人也有不同看法。就是中東地緣局勢是趨向平靜的。敘利亞戰爭似乎已經進入尾聲。連美國都宣布從庫爾德人地區撤軍了。這點,讓我想起,準備火并的黑幫雙方,隔街而坐,但是警察再場,大家不敢打。一會,警察說,我回去了!后果可想而知!

第二,頁巖油的成本支撐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2014年油價暴跌后,我開始收集和關注頁巖油。簡而言之,頁巖油是一類和常規石油資源不同的非常規石油資源。常規石油是后期出現在儲油地層的,并形成一種地質圈閉構造,量大,滲透性好,容易開發。而頁巖油是生油層和儲油層一體的面狀資源。但是頁巖油的地層更深,巖層致密,滲透性不好。所以,頁巖油在開發上,一需要打水平井,增加井孔和頁巖層的接觸面積,二需要壓裂,人為制造縫隙增加滲透通道,將地下深層的石油資源釋放出來。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頁巖油的特點,使得頁巖油開發需要持續高強度的打井和壓裂。這是美國的上游開發強度和產量增長的情況。鉆機數量是開發強度的直接指標。從2011年開始,美國的鉆機數量達到近2000臺的規模,這個時候的頁巖油產量平穩增長。2014年油價暴跌,上游開發活動迅速減少,鉆機數量一度減少到400臺之下。產量增長停止甚至出現衰減。2016年油價度過黑暗后,鉆機數量恢復,2018年回到1000臺規模。但是,要注意,目前鉆機的效率比過去提供了一倍。因此,我們又看到了美國頁巖油的重新繁榮。圖里還有一條紅線,是DUC井的數量增長。所謂DUC井就是鉆好了井但是不壓裂,這就構成了未來的儲備產能。因此我們說,美國頁巖油對國際市場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是全球的邊際產量!

從分地區的頁巖油開發水平看,目前二疊紀盆地的產量和增量都是最大的,是美國最大的頁巖油產地。在一個地區的快速增產,帶來了新的物流瓶頸問題,就是二疊紀盆地近期的油能否運出去?

二疊紀盆地位于德州的西部,集輸站在MIDLAND米德蘭地區。美灣地區則是全美50%的煉油能力,庫欣地區是重要的WTI原油期貨的交割庫和中轉站。三點之間的距離相等。目前,米德蘭直通美灣的管線能力已經滿了,2019年是管線建設的高潮。但目前來看,二疊紀盆地的外輸還需要繞道庫欣然后再到美灣地區。這樣就把物流成本提高了。因此,WTI相對Brent的貼水,主要就是體現在這個綜合的物流成本上。如果兩條線能力都不足,WTI對Brent的貼水還會增加,有可能打到從米德蘭到美灣租用槽車運輸的成本,報道看,大約在15美元/桶。但目前,還沒有惡化到這個程度。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通過米德蘭地區的原油現貨貼水走勢可以看,2018年3季度,二疊紀盆地的外輸形勢最糟糕,貼水一度達到-18美元/桶。目前反彈到5美元/桶。還是偏弱。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頁巖油的增產,也促使美國加大了石油出口的強度。這對于國際原油市場的平衡來說,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對油價的短期影響力,要綜合分析,不是出口多了,就利空。但對于制造油價的季節性波動,這可是很重要的核心要素。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美國原油的出口條件,遠不如大家想的那么好。因為歐洲的需求飽和,結構性過剩的頁巖油要出口,就要到遠東地區去。從運輸經濟性的角度看,最好是用大型油輪,如VLCC/ULCC這種25萬噸級以上的油輪。很遺憾的是,美國這種大碼頭很少。不過到2021年如果能按計劃形成700萬桶日的出口能力后,應該不會在碼頭上出現瓶頸。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另外一個要關注的新問題在于加拿大原油。加拿大油砂產量不斷增加,可是管道建設滯后。后面當然有復雜的環保問題,也有政治的角力。特朗普上臺伊始,就批準了KEYSTONE XL管線的建設,可是地方政府是民主黨的話,就給否決了。向西邊面向太平洋的TRANSMOUTAIN關系,也是一波三折,遲遲無法開工。油價暴跌跌價物流瓶頸,給加拿大油砂主產區帶來了更大的滅頂之災,產地油價一度僅僅只有10美元桶。從而導致加拿大阿爾伯特省政府要求油商減產8%。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再看看頁巖油的成本幾何?對頁巖油的成本消息很多。我建議通過期貨市場的遠期價格曲線來參考。過去三年的油價波動,期貨首行價格的波動從40-80之間上下翻飛,遠端合約的價格收斂在50-60區間。這個價位區間可以作為頁巖油成本的參考。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12月第一個周末的遠期曲線顯示,2025年的WTI期貨合約價格在54美元/桶。而前端期貨合約價格在43美元。顯然,當前油價是不利于頁巖油開發的持續進行。鑒于頁巖油是全球的邊際產量,我認為,頁巖油成本支撐很重要。是價格的托底要素。

第三,IMO船舶燃料油新規范

一直以來,在陸地上,大家沒有感受到船舶燃料油燃燒帶來的嚴重污染。高盛報告指出,船舶燃料油占交通運輸燃料的7%,卻是產生了90%的二氧化硫排放污染。15條巨型輪船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就相對于全球所有乘用車的排放總量。1條船一天的排放定上100萬輛車。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有鑒于此,國際海事組織設定了新的減排措施和時間表。要求從2020年將使用船舶燃料油的硫含量從3.5%降低到0.5%以下,如果要使用高硫燃料油,船上必須裝脫硫設備,凈化尾氣排放。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在船燃新規下,對高硫燃料油的使用替代有三條路。第一,船上加裝脫硫設備。第二,煉廠提供低硫燃料油。注意船舶燃料油分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餾分型,就是重柴油+蠟油;另一種是殘渣型,就是煉油里的渣油,鋪到地上的瀝青就是從這里來的。第三,使用柴油。目前的高硫燃料油主要就是殘渣型的組分。在煉油方面,把高硫燃料油脫硫去生產低硫燃料油面臨問題。第一,渣油加氫脫硫裝置不夠,投資大,還有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目前的高硫燃料油性質很差,重金屬和殘碳很高,根本就不適合渣油加氫工藝。第二,走焦化裝置。把渣油變成焦化的柴油和蠟油,然后再加氫出船舶燃料油或調和組分。因此,即便是第二條路徑,也會需要很多柴油。所以,高盛報告里算了一下,說2020年柴油需求要增加150萬桶日。

歐佩克的報告也多有船燃新規的報道。實現路徑一樣。大家目前的分析基本差不多。

聊產業、做金融,上潮汐!

因此,船燃新規,其實就是增加了額外的石油需求數量。2020年的事情,2019年下半年就更加清楚各方的應對情況了。因此,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