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海資訊
zhihai news
在經歷多年運力過剩的低迷狀況后,全球航運業終于發出“市場復蘇確認”的聲音,最重要的這并非市場短暫的好轉,而是根本性的轉變。8月份,克拉克森表示,全球航運業歷經約10年運力過剩與貿易量動銳減的打擊,終于開始出現“根本性的轉變”。
克拉克森今年上半年營收達到1.57億英鎊,稅前獲利則暴增25%至2,190萬英鎊??死松紫瘓绦泄貯ndi Case表示,這是根本性的轉變,而非市場短暫好轉。Andi Case指出,過去四年來船舶交付數量大減,因此貨主需要支付較高的運費,這也是推動全球航運業強力復蘇的重要因素。他表示,由于新船訂單數量達到新低,使得供應與需求開始獲得平衡。Andi Case表示,現存運力已開始吸收新增需求。
Andi Case指出,全球造船廠2013年交付2047艘船,但2016年已經降至217艘。根據克拉克森數據,截止目前,今年新船訂單量已達267艘,但同時有266艘已被拆毀。新船建造量已降到相當低的水準,市場供需正開始恢復平衡,現有商船運力開始吸納新增的需求。
BDI指數的變化最能夠反映全球航運市場的復蘇信號。8月15日,BDI指數報1169點,為連續第12個交易日上漲。該指數過去半年來已漲逾55%,更比去年2月的谷底回升近300%,這是因為市場對好望角型與巴拿馬極限型散貨船需求強勁。據了解,好望角型船目前運價為每天16,261美元,比4月中上升1,443美元;巴拿馬極限型運價上漲224美元,為每天10,056美元。
今年以來,好望角型散裝船運價比去年同期平均上升約139%,主因是新船減少及中國需求增加。新船訂單噸位占現有運力的比率為10.6%,遠低于2014年時24%,有助于商船供給合理化;另外煤貨運量增加,也支撐費率。經紀商指出,這是一次基本性的翻升,并非只是市場短期的上揚,并且對2018年展望樂觀。這并非全球航運業復蘇的唯一征兆。今年韓國三大船企連續接獲大量新船訂單,幾乎已經提前半年完成全年接單目標,目前已逐漸從低迷困境中脫身。
不過,仍然有部分專家不認同航運業正在逐漸復蘇的看法。證券公司Liberum表示,雖然航運業市場持續往好的方向前進,但主要的市場仍相當不景氣。2017年船舶供給已略低于需求;但市場能否持續改善,關鍵在于業界能否理性地控管供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