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海資訊
zhihai news
本期,“一帶一路”貿易額指數報收118.16點,較上期增長4.5%;“一帶一路”貨運量指數報收123.09點,與上期基本持平;“海上絲綢之路”運價指數報收101.68點,較上期上漲3.2%。
一、“一帶一路”貿易情況
前三季度, 世界經濟顯企穩向好跡象,市場信心得到提振,全球貿易持續復蘇。我國外貿扭轉過去兩年連續下滑勢頭,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而“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推進也對外貿進出口整體向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9月份,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為7201.70億人民幣,貿易額指數報收118.16點,較上期增長4.5%,同比增長20.4%。其中與蒙俄、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歐洲、大洋洲等地區的貿易額指數分別為155.05點、136.19點、121.01點、123.86點、88.48點、128.32點、131.22點,同比增幅分別為33.1%、26.4%、13.5%、19.8%、17.7%、24.4%和24.0%。據商務部統計,1-9月,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7個國家新增投資合計96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12.3%,比去年同期增長4個百分點。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967.2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7.5%,同比增長29.7%;完成營業額493.8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8.2%,同比增長7.9%。
二、“一帶一路”貨運情況
9月份,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運往來繼續呈現“海漲鐵跌”的格局,鐵路出口貨運量延續下跌走勢,而主要大宗散貨進口海運量均維持較好增長。9月份,“一帶一路”貨運量指數報收123.09點,與上期基本持平。
鐵路貨運量季節性特征較強,在7月份觸及高點之后,8月、9月鐵路貨運量均出現回落。本期,鐵路貨運出口量指數報收于139.30點,較上期下跌10.5%。與蒙俄、中亞、東南亞、歐洲等地區的鐵路貨運量環比分別漲跌-16.6%、-7.3%、-18.2%和9.1%。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內容,中歐班列發展迅速,運輸能力、線路數量明顯提升。目前,經滿洲里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路線共40條,其中出境班列路線30條、入境班列路線10條,集貨地包含國內60個城市。統計顯示,1-9月份,經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共978列,同比增長18.26%;共8.28萬個標箱,同比增長40.1%;進出口貿易值為41.5億美元,同比增長25.9%。其中,出境班列695列,同比增長10.49%;共5.9萬個標箱,同比增長26.16%;貨值30.38億美元,同比增長38.4%。主要出口商品為服裝、電子配件等。
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影響,相關能源及原材料價格持續回升,下游買漲心理發酵,進口需求明顯提振。本期,中國自“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煤炭海運量指數報收于184.04點,較上期上漲22.1%。中國自“一路”沿線國家進口鐵礦石海運量指數報收于134.10點,較上期上漲25.2%。中國自“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原油海運量指數報收于101.53點,較上期上漲4.6%。中國(上海)出口至“一路”沿線國家集裝箱海運量指數報收于108.43點,較上期下跌4.0%。集裝箱量指數分地區看,上海至南亞地區、東南亞、西亞地區、歐洲地區、大洋洲地區較上期分別漲跌-8.6%、3.3%、-2.3%、-8.9%和2.4%。
三、“海上絲綢之路”航運市場
本期市場需求持續轉好,企業采購、生產等經營活動更為積極,租船熱情明顯升溫,“海上絲綢之路”航運市場延續平穩增長態勢。10月份,“海上絲綢之路”綜合指數報收于101.68點,較上期上漲3.2%。分不同運輸市場看,出口集裝箱、進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呈現不同程度下跌,進口干散貨、進口原油市場均上漲,“海上絲綢之路”綜合指數持續上揚。
分類指數看,“海上絲綢之路”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報收于75.08點,較上期下跌5.9%;進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報收于108.83點,較上期下跌2.1%;“海上絲綢之路”進口干散貨運價指數報收于157.17點,較上期上漲7.9%;進入四季度傳統旺季,出貨增多,船東對冬季行情預期良好,挺價堅決,現代型船運力持續收緊,進口原油運價指數報收于54.29點,較上期大幅上漲57.2%。(上海航運交易所信息部 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