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百科
Maritime Encyclopedia
自升式鉆井平臺,又稱甲板升降式或樁腿式平臺,由若干可升降的樁腿及支撐于樁腿上的平臺組成,平臺上裝載鉆井機械、動力、器材、居住設備等生產生活設施。鉆井時樁腿著底,平臺則沿樁腿升離海面一定高度,并對樁靴進行預壓,以保證平臺遇到風暴時樁靴不致下陷。移位時平臺降至水面,樁腿升起,平臺就像駁船,可由拖輪把它拖移到新的井位。
自升式鉆井平臺有自航、助航和非自航之分,大多數為非自航。從支撐形式看,自升式鉆井平臺可分為獨立樁腿式和沉墊式。沉墊式平臺適用于軟土海床,主要用于墨西哥灣、印度海域。從鉆塔的布置來看,自升式鉆井平臺可分為槽口式和懸臂梁式,目前以懸臂梁式的為主。
自升式鉆井平臺一般由樁腿、工作平臺和升降裝置三部分組成。樁腿的升降傳動方式較多,可以通過氣動、液壓、齒輪齒條多種方式來傳動。樁腿數目有3、4、5、6、12、14、18腿等多種,樁腿直徑從兩米多到十多米不等,樁腿外形可分成桁架型和圓柱型兩種。樁腿的長度決定最大工作水深,作業水深超過50m大都采用桁架型。
主要優點:對水深適應性強;無樁腳底墊時,用鋼量少,造價較低;在出現意外的高海浪時,平臺可增大離水面的距離;樁腳插入海底時,有良好的側向移動性;平臺離開水面后,可維修整個船體。
主要缺點:樁腿下部有底墊時,容易造成整個裝置的飄浮;拖航較困難,在拖航時抵御風暴襲擊的能力差;平臺定位或離位時操作復雜,且對波浪很敏感;大型自升式鉆井平臺的樁腿存在振動問題;由于帶沉墊的自升式鉆井平臺受海底沖刷而使基礎破壞,容易造成整個裝置的滑移;平臺在拖航狀態和工作狀態的穩定性變差,不適于在水深大的海區工作。